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

[轉錄]今周刊/9年虧64億 中時大裁員

余建新先瘦身 等待李嘉誠救援?
2008/06/28 14:58
文/陳東豪

6月18日,中時宣布裁員減張計畫,集團旗下雖有黃金地,但開發不及,老闆余建新手上的金雞母又和中時沒有關係,在集團整體虧損太多的窘境下,關報考驗仍揮之不去,要度過難關,中時集團只能冀望華人首富李嘉誠伸出援手。

《中國時報》曾經是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,而且也是資產上百億元、財力雄厚的企業集團。但是,中時在6月18日宣布裁員減張計畫,中時社長林聖芬甚至表示,「若宣告停刊,我們也會給訂戶最滿意的交代。」

中時去年才耗資2億多元改裝中時台北市大理街總部,將《中國時報》、《工商時報》和《時報周刊》及其他單位都合署辦公,外界一直以為中時還能撐上一段時間,但中時員工都沒想到裁員、減張,甚至考慮停刊會來得這麼快!



6月18日當天,《中國時報》社長林聖芬先將裁員的消息告知中時工會,於是中時大裁員的新聞開始流傳,許多中時的記者因此在外面跑新聞時,聽到自家報社要裁員一半的消息,包括《中國時報》總編輯王健壯是在宣布裁員的前一天才被告知,中時政經中心副總編輯夏珍則是當天中午才知道這個消息,中時編輯部事前完全不知道時報高層裁員減張的盤算。

林聖芬告訴中時工會,中時現有1200名員工,將在2個月後資遣半數員工,其中《中國時報》確定不保留地方中心與地方版,未來中時將從綜合報紙轉型為「精英報」。

燒太快/上半年就虧掉全年額度

其實就在時報宣布大裁員的前幾天,《中國時報》董事長余建新與時報七大老黃肇松、鄭家鐘等人有一場祕密會議,當時余建新說,他撐不住了!言下之意,余家考慮停掉《中國時報》。但在黃肇松等人的極力勸阻下,余建新才決定先裁員瘦身,等待生機。

據了解,時報高層所謂的生機,其實就是期待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TOM.COM的資金能挹注中時媒體集團。

TOM.COM是透過在台灣投資的城邦集團,從去年開始與時報高層密切接觸,原本時報高層僅打算將《中國時報》、《工商時報》等平面媒體部門賣給TOM.COM,但TOM.COM不接受,TOM.COM有興趣的,只是余建新手上的中天、中視等電視部門。

據了解,TOM.COM最後提出與時報合作的方式,是直接以一筆資金取得包括中視、中天、中時等媒體一定比例的股權,但余建新仍不想接受TOM.COM的條件。只是中時今年原本預計要把虧損控制在6億元,沒想到第一季就虧損4億元,今年上半年虧損就可達6億元,因此余建新不想撐了。

不過,城邦集團高層否認曾和中時高層就入資中時媒體集團一事接觸;至於李嘉誠個人或香港方面是否會直接投資中時媒體集團?城邦集團高層也表示,「到目前沒接到任何通知。」至於《中國時報》方面,中時社長林聖芬透過編政組表示,目前不便再發表任何意見。

洞太大/中時9年虧損64億

余建新的媒體事業版圖近年來快速擴充,從傳統的平面媒體跨足到電視,建立起一個擁有兩報(《中國時報》、《工商時報》)、兩視(中天、中視)與時報出版(股票上櫃)、《時報周刊》的媒體王國。

不過,余建新的媒體王國卻有虛有其表的問題,因為中時媒體集團的母艦《中國時報》從2000年起,連續9年虧損,到今年第一季,《中國時報》累計虧損已超過64億3千萬元,已成為最大的財務包袱,中時平均一天要燒掉約194萬多元,大約是一輛賓士的價錢。旗下各媒體,僅《工商時報》維持每年小賺1、2千萬元,近年最高曾賺到5千萬元。另外股票上櫃公司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維持每年大約賺3千多萬元,每股稅後純益1元。但這對《中國時報》困窘的財務而言,卻是杯水車薪。

余建新自接手《中國時報》以來,長期處於他的父親、《中國時報》創辦人余紀忠巨大的陰影下,外界一直觀察余建新是能把家業發揚光大或是會每下愈況。不幸的是,中時的走向是江河日下。不過,余建新個人卻在購併電視上找到信心。

衝太快/三年半內收購兩家電視

余建新的投資核心公司非榮麗投資公司莫屬。余建新在02年5月以2.6億元現金向江道生與國民黨收購中天電視,並承接中天電視所有負債,同年6月18日成立榮麗投資公司,初期資本額僅1億元。而中天在04年開始轉虧為盈,05年獲利1億元,06年獲利2億多元,07年也獲利超過1億元。由於收購中天讓余建新嘗到甜頭,因此余建新在05年12月26日又向國民黨買下華夏投資公司,以取得中視的經營權,但將中影、中廣交由國民黨另覓買主。

余建新在05年12月26日以華夏投資公司法人代表身分入主中視後,外界一直好奇余建新和國民黨的交易價格是多少?錢又從哪裡來?

根據前《經濟日報》副總編輯楊士仁在他所著的《黨產追緝令》一書中寫道,榮麗投資公司在去年7月18日和8月8日分別在南部《太平洋日報》刊登廣告,公告榮麗在去年分9次,共買進中視股票7284萬5399股,動用資金共11億9千萬元,資金來源是借貸。原來余建新買中視股權大多數的錢是向一家遠在英屬維京群島的「亞太科技公司」借的,而不像一般是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錢。

余建新入主中視後,中視在06年與07年仍分別虧損7.67億元與2.46億元,負債總額始終在40億元左右,同時中視今年第一季又虧損約5900萬元,比去年同期多900萬元,余建新對中視的投資仍在燒錢中。

急借錢/中視向富邦借款十餘億

不過,中視雖然仍在虧損中,卻有一塊「黃金地」,也就是中視位於北市南港重陽路總部,占地9386平方公尺(約2884坪),目前每平方公尺公告現值為11萬5641元,公告總值約為10億8482萬元,但若能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變更為住宅區用地,扣除捐地4成,以每坪100萬元估算,光這塊土地市值就高達17億元以上,這還不包括開發後的利益,因此余建新對中視仍是信心滿滿。

但奇怪的是,中視在今年1月22日已拿南港重陽路總部土地向台北富邦銀行借錢,設定金額為14.4億元。不過,中視去年已決定要開發重陽路總部,也已找過3家知名建商評估,原本去年就想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變更為住宅用地,但怕捲入藍綠鬥爭而作罷,馬英九與國民黨勝選後,余建新將會加快開發的腳步。

除了中視重陽路開發案外,據了解,余建新原本有意將《中國時報》遷出大理街總部,將大理街2千多坪土地申請變更為住宅用地,但因他的母親余蔡玉輝反對而作罷。

救不及/土地開發利益緩不濟急

中時大理街總部面積達6781平方公尺(約2051坪)過去背後是鐵道,但自從艋舺大道開通後,每平方公尺公告現值9萬6926元,公告現值總計約6億5725萬元。

不過,中時在1989年曾以其中一塊地向彰化銀行設定抵押借款18億元,1998年又以另一塊地向兆豐票券設定8.4億元的融資抵押,因此大理街的開發利益遠不如中視。

不過中視已連續虧損3年,只有中天電視連續3年,每年都賺超過1億元。

但是,中天卻是余建新個人的投資,和《中國時報》沒有關係。余建新現在是一根蠟燭兩頭燒,中時這次大裁員,從某個角度而言,中時余家與時報高層希望這次裁員瘦身,是與TOM.COM進行一次性交易的前奏曲。如果余建新這次不能順利引進李嘉誠或找到新資金,則《中國時報》離停刊的命運將越來越近。

中國時報文化事業公司歷年虧損數字
年度 虧損金額 說明
2000 2925萬元 2000年至2006年資料來自楊士仁《黨產追緝令》一書。
2001 12億4930萬元
2002 6億5000萬元
2003 6億3265萬元
2004 6億3329萬元
2005 13億4412萬元 2005年10月31日《中時晚報》結束
           2005年《中國時報》虧損約8億元
2006 7億9721萬元
2007 近7億元  2007年、2008年第一季資料來自時報員工推估
2008第一季 近4億元 《中國時報》2008年原預估虧損6億元

合計 約64億3582萬元

█中時媒體集團組織表
資本額 主要股東(億元)
中國時報文化 26.8   余建新(英屬維京群島
事業公司       Newslink Investment公司)
           中武投資興業(董事長余蔡玉輝)

中國電視 27.91    余建新(榮麗投資)
          晟達投資(母公司:保力達公司)
          正聲廣播

中天電視 11.63   余建新(榮麗投資)
          晟達投資

工商財經數位 4   余建新
          余蔡玉輝
          余範英
中武投資興業
時報文化出版 3.03 孫思照(董事長)
          莫昭平(總經理)
          余建新

資料來源︰《今周刊》整理

繼續閱讀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